GA黄金甲·(中国区)官方网站

GA黄金甲动态

电力率先入局的碳市场 以三阶段稳步推进

  • 时间:2017-12-27
  • 来源:中国能源报

试点6年后,备受瞩目的中国碳市场终于在全国范围启幕。

x5.png

国家发改委于12月19日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下称《方案》),标志着我国碳交易体系完成总体设计,并正式启动。

碳市场建设不仅关乎我国绿色发展,更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履行国际承诺的重要手段。《方案》一出,国内外舆论盛赞其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进展”。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更是称赞中国在“气候危机的临界点”采取了正确行动。

年排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相当于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左右——今后,凡是达此排放门槛的企业,均将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碳市场。

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方案》,标志着我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电力行业率先入市。以电力行业为突破口,我国将分阶段、分步骤推进碳市场建设工作——在前期平稳有效运行的基础上,“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

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和复杂系统工程,我国碳市场从酝酿之初便备受关注。据估算,中国碳市场的总体规模约为欧盟的两倍,是美国加州的十倍以上。《方案》此次纳入的1700多家电力企业的碳排放总量超过30亿吨,已远超世界目前正在运行的任一碳市场。

那为何要建设全国碳市场?又该如何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全国碳市场启动后,对企业经营业绩会有何影响?

为何建?

市场机制促进减排

所谓碳市场,就是交易温室气体排放权的市场,通俗地说,即把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视作“商品”,通过给予特定企业合法排放权利,让二氧化碳实现自由交易。若一家企业排放量超过限额,就需要花钱,从别的企业手中购买碳排放;反之,若企业通过技术提高减少了排放,就可把手中的碳排放量出售,由此带来收益。“一买一卖”间,企业减排总成本随之下降。

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碳交易核心所在,实现减排目标的同时,更可节约社会减排总成本。“碳市场不以盈利为目的,也非用来买卖套利或炒作,而是促进低碳发展的调控手段、形成节能降耗的激励机制,是通过政府引导、配置资源,推进结构调整、撬动社会资源参与节能减排的一种方式。”国家气侯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解释称。

随着《方案》的发布,全国碳市场将以发电行业(含热电联产)为突破口,遵循“稳中求进”原则,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打造“归属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监管有效、公开透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碳市场”。

“实际上,总的要求就是稳步推进全国统一碳市场,为我国有效控制和减少碳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做出新贡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介绍,《方案》明确了三个制度、四大支撑系统等核心建设,即碳排放监测、报告、核查制度,重点排放单位配额管理制度,市场交易相关制度;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数据报送系统、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交易系统及结算系统。其中,湖北、上海将分别牵头承建登记及交易系统。

如何建?

三阶段稳步推进

“大家都想争得全国市场的落地点,最终选定鄂、申两地,可谓经历了一番激烈竞争、严格筛选。”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早在今年上半年,七大试点及四川、江苏等自愿参与地区,便参加了发改委组织的统一答辩,接受近30位专家的现场评审。

作为交易系统承建方,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近日表示,将充分发挥上海金融中心的优势,举全市之力做好资金、场地、技术等各项保障工作,依托现有碳交易管理机构,吸纳金融相关人才,组建一支专业团队,将交易系统设计好、建设好、运行好。

湖北碳交易排放权交易中心副总裁张杲则认为,登记系统落户湖北,离不开多年经验的积累。目前,湖北控排企业交易率、履约率连续三年均为100%,企业直接获益达3亿元,全省碳排放总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登记系统就像一个‘仓库’,汇集企业配额、交易、履约等所有数据。不仅管理着企业碳资产,还可为市场监管、调控提供大数据支持。针对承运任务,我省已着手开始准备,一座碳汇大厦于近期开工,初步计划打造主、副、灾备三个数据中心。”

而除上述两地,京津粤等5试点将继续运行一段时间,国家发改委也已与各地签署合作协议。

“现在的重心就是要从试点转向全国市场建设。我们也认识到,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将在坚持全国碳市场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的基础上,确保与试点市场的顺利对接和平稳过渡。”张勇称。根据规划,全国碳市场将分三阶段推进:一年左右的基础建设期、一年左右的模拟运行期及深化完善期。“先把三个制度、四个支撑系统尽快建立完善起来,然后进行系统测试,在测试基础上再开始真正的货币交易。”

有何影响?

——降低电力减排成本

同样心系碳市场建设的,还有首批纳入的电力企业。“虽已宣布启动,相关细节却暂未透露。市场建成运行后,配额怎么分、减排任务多少、如何进行履约,这些关键环节都将给我们带来影响。”中部地区一电厂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吐露担忧。

“启动碳交易,对企业有没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如果没有影响,碳市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对此,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如是说。

但蒋兆理同时指出:“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电力将采用基准线法进行初期分配。那些管理水平高、单位产品排放低的企业,将相应获得更多配额,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相反,管理、技术装备等水平较低,单位排放又比较高的企业,未来可能处于劣势。但总体来看,对于发电行业的负担是均衡的,市场交易配额也是为本行业所吸收,总成本因此不会上升。”

“长远来看,市场机制的作用,更能促进企业灵活采用不同减碳技术,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管理方法,实现低成本减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说。

王志轩分析,2006-2016年,我国电力行业已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94亿吨,现有煤电实际减排空间已不大。“但也不能说没有。”他表示,对电力企业而言,既要具备最先进的技术,还要在最佳状态下运行,才可达到最优效率。“实际运行时长、所用燃煤质量等,都可能影响其状态。因不同企业的减排成本不同,市场机制便可起到降低减排成本的作用。”

何以完善?

——符合长远利益

启动只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应如何打造、完善一个吸引企业积极、合理参与的全国市场?

以电力行业为例,王志轩指出,电力属能源转换行业,当电量目标一定时,减排主要通过减少一次高碳能源使用或提高其利用效率。行业碳排放总量目标一定的情况下,必然要改善发电结构、提高发电效率。而从市场角度看,初期分配将直接影响后期交易。“要总体考虑电力行业在能源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据此‘适度从紧’制定配额。同时也要兼顾公平,除考虑企业先进性,还应综合不同电厂在不同地区和时期的作用。”

在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科看来,因基础数据、能力建设等相对成熟,市场规则一旦确定,电力行业即可快速进入。“启动初期的减排任务或不会太紧,主要是让企业先行适应,但长期来看,只有形成一定的成本压力,才可真正实现减排。”

针对市场建设,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转型项目主任刘爽坦言,与世界其他碳交易体系类似,我国的交易体系也需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才能在激励减排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交易体系还需持续更新和完善,如建立更坚实的法律基础、制定更严格的排放总量目标、完善分配或拍卖的制度等。接下来的关键,是监管部门尽快确立追踪机制,监管交易体系进展,及时收集数据与信息,为下一阶段的调整完善提供必要信息。”

刘燕华则表示,我国正处深度结构调整期,高碳产业转型阵痛在所难免,但总量控制势在必行。“全国碳市场要在供需关系上做好文章、发挥作用。当供小于需时,市场价格就会抬升;当供大于需时,市场价格将下降。排放总量的控制在于掌控供给侧,碳价又成为总量控制效果的指示和标志,碳市场具有宏观和微观的双重作用,还需推动其符合我国本土的长远利益。”




网站首页
GA黄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