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改革应兼顾阶段性特征
- 时间:2013-04-15
- 来源:
GA黄金甲软件(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林伯强)
当前有关电力改革的讨论,包括电价、体制问题等等,虽然都是老话题,但是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和反思,可能是今后电力体制改革的起点。新一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将电监会撤销并入国家发改委,应该是基于电监会过去“做了什么”、今后“能做什么”的考量,但也不可避免引起对今后改革方向的思考。电监会的设立是当时相关部门深思熟虑的结果,与当时的电力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相配套,现在将电监会撤销,应该是政府对今后的电力体制改革发展思路重新思考后的部署。
为什么要进行电力体制改革?首先需要明确电力行业的发展目标,即支持经济增长、支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障全社会普遍用电服务三方面,电力改革的目标和改革设计也必须追求三方面的平衡。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电力行业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当经济发展阶段要求偏重一个目标时,就可能需要暂缓另一个目标。虽然这三个发展目标不一定互相排斥,但在某个发展阶段却有不同的重要性。因此,电力改革的路径需要考虑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中这三个目标的不同重要性,才具备可操作性。
如何选择电力体制改革的路径?除了考虑社会发展需要,电力改革还应考虑电力行业本身的发展特征,笔者认为至少需要考虑三方面:一是保障电力供应,支持经济增长;二是行业的可持续性;三是提高能源生产效率,降低电价。由于现阶段经济增长比较快,保障电力供应是侧重点。行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效率也要求电力有效的投资和合理回报,以及不要把辅业面扩得太广,应尽可能减轻电价给企业的压力。因此,电力体制改革除了适合国情,还必须在改革路径上动态反映阶段性的电力发展侧重点。
改革成功与否,与现阶段我国电力体制的大环境相关。我国电力改革经历了10年过程,电力改革的大环境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但电力行业的基本格局没有变,这为政府控制电价提供了可能性,电价已经成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应当看到,短期内政府很难放弃对电价的控制,对于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然而,电价是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点。如果政府愿意以相对市场化的方式干预电价(如补贴和税收),那么电力市场化改革就具有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政府的选择与电力模式不相配套,产业链混乱导致的低效率和交易成本,也会推高电价。如果政府选择暂时回避电价改革,那么理顺电力产业链的唯一可能性,就是纵向一体化模式(类似中石油)。可以说,没有电价改革,很难进行有效的电力体制改革。前一阶段的电力改革在现实推行中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电价改革没有跟上,当然也还有平均电量分摊等其他原因。
笔者认为,无论以何种方式拆分电网,都一定会有成本,因此就必须确定拆分电网的好处是否大于成本。总而言之,对于现阶段电力改革“攻坚”的理解,应该是基于能源改革大环境已经发生变化,而且电力改革已经进行到交叉口。现在需要冷静、系统、全面思考和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力体制,而在电力改革的路径上还可以动态兼顾我国阶段性的发展特征。(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