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报告发布
- 时间:2014-12-19
- 来源:中电新闻网
近日,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总结会暨 “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革命”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是对中丹可再生能源发展(RED)项目进行总结,以及在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的支持下,拉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与丹麦能源署及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共同开展的“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革命”项目的序幕。
此外,大会还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商务部,以及丹麦驻华大使馆、丹麦能源署、英国儿童投资基金会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能源局张玉清副局长、丹麦能源署贝墨克署长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可再生能源中心助力能源结构转型
RED项目是中丹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规模最大的合作项目,于2009年启动,旨在提高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机构的能力,研究制定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和实施路线图。经过五年的执行期,项目圆满完成预期目标,建立了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同时,RED项目还支持中丹双方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了12个合作项目,分别在风电领域、太阳能领域、生物质能领域、供热领域、电力系统等,推动了中国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丹麦能源署贝墨克署长在会上表示,“中国可再生能源中心是丹麦在未来几年与中国合作的基础,它和丹麦能源署共同建立的‘2050年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情景分析’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该情景研究显示,到2050年,中国能源结构中将有56%是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大约4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此外,贝墨克还认为,RED项目的另一创新就是改变了能源成本的计算。从政府决策者和投资人的角度来讲,如果将直接投资成本和运营维护费用都算入成本中,在选择供应商时就会更加具有可比性。这不仅能够促进竞争,还能够降低成本,让可再生能源能够媲美传统的化石能源。
清洁能源发展需一步一个脚印落实
很多人对可再生能源仍然持有怀疑的态度,这很正常,因为它的成本、竞争性,目前都还无法与传统能源相比;而如此大规模地发展,对人类的未来、生活、GDP到底会产生什么影响也还比较模糊。因此目前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也在尝试分析并建立宏观经济影响评价模型,对可再生能源发展进行分析。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在会上表示,可再生能源中心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报告显示,到2050年,我国终端能源消费量为32亿吨标准煤,电力占整个终端能源消费60%以上,直接消费的化石能源为9亿吨标准煤。其中电力供应中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91%,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86%。
积极情景下2050年将实现风电装机20亿千瓦,一次能源供应30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66%左右。而这样会给我国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呢?王仲颖认为,如果按照该目标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到2050年相比2010年水平要提高7倍,2011~2050年,年均增长速度大概在5%左右,到2050年人均GDP是3万美元。
然而该目标的实现可行性又有多大呢?以电动汽车为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报告中情景设计显示,到205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应该是5亿辆左右,其中有4亿是电动汽车。未来电力将主宰能源系统,而风电、太阳能发电又将主宰电力系统。能源的供应将依托能源互联网,这4亿辆电动汽车首先就对未来电力市场是一个巨大的支撑。同时,这4亿辆电动汽车还将支撑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保障其可靠并更高效地运行。报告对到2030年,电动汽车支撑北京电力系统的模拟进行了分析。北京现在汽车保有量接近600万,假设2030年发展到1000万辆,其中50%是电动汽车的话,每辆电动汽车为电网的贡献按照一次充电7千瓦(这辆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在100~120公里)来计算的话,500万辆电动汽车就可以填补北京届时的用电峰谷差。
通过合作,大家意识到我国与丹麦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水平、战略思路以及发展思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丹麦50%电力是热电联产的电厂生产的,即使在特别时期运行也非常合理。丹麦热电联产普遍都有储热设施,把多余的热能存储起来,存满了就可以发电,这样的能源效率是非常高的。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认为,我们遇到的不是技术问题,更多的应该是利益问题。丹麦不仅具有先进的清洁能源的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已经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清洁能源运行的管理体系。丹麦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历史增长的发展理念,2009年就制定了到2050年完全摆脱化石能源消费的宏伟战略,并且在脚踏实地地实施,而不是空谈。我们需要的也将是这一步一个脚印的规划和落实。
上一篇:回眸混合云:2014五大秘诀
下一篇:重庆电力物资加强物资需求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