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类型企业跨界融合 工业互联网谁是龙头
- 时间:2015-04-21
- 来源:中国电子报
长久以来,工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是工业软件、工业自动化企业在做,这对于工业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并不够。推动中国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需要工业企业和ICT企业相互合作、相互渗透。只是,这种合作和渗透似乎并不容易。
国外品牌占主导 国内企业跨界难
国内中高端工业软件市场被外国公司占据的现状短时间难以改变,大多数工控企业核心产品和技术来自国外企业或是别的企业,跨界并不容易。
工业软件(CAD、CAE、PLM、ERP、MES、BI和工控等软件)是支撑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重要软件系统,然而,国外品牌长期在我国市场占主导地位。据统计,我国22个行业900套工业控制系统主要由国外厂商提供产品;在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过程控制系统(PCS)中国外产品分别占据了55.12%、53.78%及76.79%的份额,在大型可编程控制器(PLC)中则占据了94.34%的份额。
信息化专家金达仁认为,国内中高端工业软件市场被外国软件公司占据的现状短时间难以改变,这除了IT企业自身原因外,也说明20多年来,IT企业与制造业企业、科研机构在工业软件研发方面的协同发展效果总体上并不理想。
自从工业控制的漏洞不断被外界披露以来,工业控制安全成为业内高度关注的话题。其中,专门给工厂自动化做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工控安全虽然受到高度关注,但是在现代工厂里被用户接受和部署还需要时间。主要原因一是用户的安全意识需要培养;二是工控安全和传统信息安全有较大差异,工厂实时生产需要的连续性、可靠性、稳定性排在第一位,工厂自动化和数字化使用的协议、工厂生产的环境都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不同,这使得传统IT网络防护手段在工厂环境下是失效的,需要全新的安全防护方案;三是工控安全方案的推广缺少有效的商业合作,目前其所在企业是直接与工厂用户接触来推销其安全解决方案的,而不是作为工厂自动化控制需要的整体解决方案中的配套方案来推广,究其原因是国内的工业控制企业并没有很大意愿和安全厂商合作。
负责人还指出,国内的工控企业对于安全防护并没有足够重视,他们也不倾向于找外部安全厂商合作,而是自己做。但是大多数工控企业其实是做工控产品集成的,核心产品和技术来自国外企业或是别的企业,所以工控企业即使想强化安全方案,但也因苦于不掌握核心技术而实现不了,跨界并不容易。
对于IT安全企业和网络安全企业来说,跨界同样并不容易。知道创宇副总裁余弦告诉记者,工控安全需要具备大规模工控网络组件态势感知能力的企业介入,这是网络安全公司所擅长的。而目前进入工控安全领域的企业一般是工控公司和传统安全公司,像知道创宇这样的网络安全公司虽然具备工业互联网安全所需的最新技术,却由于缺乏工业自动化相关的知识背景而难以介入。
寄希望于龙头牵引的多方协同融合
能否协同发展到位,关键取决于协同发展各方的总体目标及工作分工是否一致、明确、量化,创新性及投入力量是否较强。
工业互联网跨界融合,需要谁跨界?需要谁融合?
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首席专家蒋明炜表示,智能制造涉及设计智能、产品智能、经营管理智能、制造智能和服务智能。设计智能要求支持设计的软件CAD、CAE、CAM、CAPP、PLM是智能的,涉及研发设计软件提供商;智能产品要求大量的各种装备运行状态监测的传感器、智能仪表,涉及传感器和智能仪表的制造商;智能经营要求管理软件ERP、SRM、CRM、BI、大数据分析具有智能,涉及管理软件开发商;智能制造要求制造装备智能化,涉及各种装备制造商;智能服务要求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支持,涉及物联网、互联网企业的支持;而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通互联,需要方方面面的标准化组织、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物联网这些组织的支持,所以智能制造一定是多类型企业的跨界融合。
如何跨界融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辛勇飞称,工业互联网的多方协同需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集聚工业、互联网、IT服务等多领域企业,积极探索若干样板项目,在部分行业率先创新突破,形成市场化的示范引领机制。
然而在中国,这种龙头牵引形成市场化示范效应的例子非常少,因为其中的障碍确实不少。赛迪智库装备工业所所长左世全表示,中国不少信息化做得不错的企业里面,各类型信息化软件系统、自动化系统的分割状态依然比较严重,严重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的管理机制不顺畅,各个部门条块分割明显,使得工厂的流程化、模块化难以形成,由生产底层到销售管理上层的数据流动与智能分析、决策支持最终难以实现。遇到这种管理机制,再完美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也难以实际落地。
仅仅实现装备的高度自动化、数字化、车间的智能化,其实并不能保障智能工厂发挥作用。金达仁向记者分析,智能制造仅强调以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机器人、移动互联网和无线传感器等为特征的车间智能装备是不够的,还需MES、ERP和工控等软件的集成应用;特别是在市场营销上,实现ERP与MES的有机集成,确保生产作业计划的准确性和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像建造一座五星级酒店,仅有一流的硬件设施是不够的,还需要提供一流的软件和服务。
金达仁认为,推进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无疑是一个复杂的产业链创新发展系统工程,也必然涉及到相关企业及产学研领域的协同发展。现在的问题是,能否协同发展到位,关键取决于协同发展各方的总体目标及工作分工是否一致、明确、量化,创新性及投入力量是否较强,总体规划及子系统规划是否制定,技术标准及项目管理体系是否建立,资金分配及利益分配是否合理等等。否则,协同发展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下一篇:解决云资源浪费将成为下一热点